标题:2018,植保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元年!
作者:
日期:2019-08-10 10:44:43
内容:


现今,正值大田作物植保的旺季,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通过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发布无人机植保订单。中国最大的农业标准化服务平台——种地保的负责人去年的预测,“2018年是植保无人机爆发的元年”,正在慢慢变为事实。

和传统植保方式相比,无人机植保拥有巨大的优势。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,效率高,是人工作业效率的几十倍;植保无人机旋翼产生向下的巨大旋力,推动农药雾滴对作物从上到下进行穿透,有利于农药雾滴均匀散落于植株各个部位,做到药物喷洒精准到位;喷洒更均匀,不会造成重复喷洒,危害农作物;无人机植保与传统人工植保相比节水80%-90%,节省农药30%-50%,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;作业安全,杜绝喷洒作业人员农药中毒事件发生。虽然植保无人机的优势突出,但是,它在国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

植保无人机曲折发展

国内在2010年左右就出现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农用植保无人机,但在2014年之前,我国广大农户普遍不了解无人机植保。大多数情况下,农户们连免费试用的机会都不给,他们对无人机的喷洒效果不放心,认为用飞机给农作物打药太不靠谱。可以这么说,2014年之前,植保无人机的境遇十分凄惨。

植保无人机的凄惨局面在2015年有所好转,在国家大力引导下,一部分农户在心里开始试着接受植保无人机,并主动联系飞手为其作业。但是,植保无人机行业在2016年又遭遇寒冬,某品牌植保无人机在湖南益阳喷洒作业时连续发生坠机事故,不仅给购机的服务组织造成经济上的损伤,也给植保无人机产业造成负面影响。

再加上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,常常存在“种植户找不到植保无人机,植保无人机找不到种植户”的尴尬局面。这种尴尬局面,造成种植户植保成本居高不下和植保无人机飞手找不到农活干,成为了双方心中的痛。

植保无人机市场环境日趋成熟

2017年,植保无人机真正地进入了规模化作业阶段。尽管仍伴随着质疑声,但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植保无人机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。这种良好发展势头首先体现在了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的突飞猛进。




无人机植保作业的作物种类也正在迅速扩展。之前,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对象主要是玉米、水稻、棉花、小麦等大田作物。由于用户接受度提高,再加上机器本身和飞防控制系统越来越成熟,2017年无人机作业范围正在拓宽,经济类作物、杂粮类作物、瓜果类作物的上空,都出现了植保无人机的身影。植保无人机市场正在显现出它的广阔和巨大。

多方助力植保无人机发展

近年来,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用无人机的发展,并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。同时,无人机也已正式纳入农机国补试点。去年9月份,农业部、财政部、民航局联合发文,主要针对6省市开展农机补贴引导植保无人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,并选择把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等6省(市场)纳入补贴试点范畴,试点资金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统筹安排,试点省份安排总量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贴资金。

无人机植保技术近两年虽然发展迅速,但是植保无人机行业乱象普遍存在、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却越来越受到关注,如果不加以解决,会严重制约行业发展。种地保负责人在采访时表示,依托互联网,搭建农业标准化服务平台,整合资源,利用大数据指导植保,以此规范行业标准,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。据记者了解,种地保作为互联网农业服务第一品牌,致力于为种植大户提供大田作物“耕、种、管、收”全程标准化服务,为农机户提供作业订单服务。未来,种地保还将整合银行资源,为产业链上的各方提供金融支持。

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,种植大户数量直线上升,国内无人机植保服务需求日益增大,对无人机植保行业标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,类似于种地保这种互联网+农业服务平台,或许会成为行业标准的建立者,促进植保无人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

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